昨晚(11月27日),“一人一艺杯”2018宁波市首届全民戏曲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上演。不仅有数百位宁波戏迷赶来为自己喜爱的选手鼓劲喝彩,还吸引了二十余位在甬外国人到场观看。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精彩角逐,来自余姚市的胡晓夷以绍剧《霍光废帝》“盟臣”获得金奖。 甬派记者了解到,本次大赛自今年6月起在各区县市选拔,共有200名选手进入海选环节,他们中不乏年逾花甲的退休老同志和天真可爱的小戏迷,也有因戏结缘的夫妻票友,还有四世同堂的戏曲世家。 经过初赛、复赛层层比拼,今晚的总决赛现场共有20组来自全大市各地的业余戏曲精英,他们的表演除了广受宁波戏迷喜爱的越剧、甬剧、京剧之外,还有诸如绍剧、姚剧、秦腔、黄梅戏、宁海乱弹等地方剧种的出色表演,可谓百花齐放,各展芳毕。 半年下来,参加比赛的选手和观众达数万人次,为广大戏迷呈现了一次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戏曲盛宴。 宁海县下金村村民金冬利今晚第一个出场,他带来了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宁海乱弹。 金冬利从17岁开始就进入村里的业余乱弹剧团,经常走村串户为乡亲们表演。只是后来这个剧种渐渐被人冷落、遗忘。为了不让这朵很有乡土特色的地方曲种之花枯萎,2014年,他着手准备申报乱弹非遗项目的工作。 在他的努力下,宁海乱弹于2015成功被列为市级非遗。今年开始,他又发动一批村里爱好乱弹的业余演员,组成了一个30多人的表演团队,在邻近的乡镇、村庄巡演,受到乡亲们的欢迎。“我没想到这次大赛还能登上决赛的舞台,希望宁波的观众通过我们的表演了解宁海乱弹,喜欢上我们的传统地方戏。” 越剧作为我国的第二大剧种,在宁波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总决赛中,《狸猫换太子》、《碧玉簪》、《沙漠王子》等一系列大家耳熟能详的唱段一一登场,让戏迷们一饱耳福。 象山县选送的选手孙玉丹表演的一曲《情探》,运用四尺长袖,边歌边舞,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让很多观众意想不到的是,她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被柔美的越剧深深吸引,为了学习越剧,她克服了咬字发音的困难,最终获得了9.77分的高分。 胡晓夷是余慈地区出了名的“绍剧小王子”,一家三代都痴迷绍剧。 绍剧俗称“绍兴大班”,已有300多年历史。绍剧的唱腔高亢激越,音乐粗犷朴实,表演豪放洒脱、文武兼备。它的唱词以七字齐言对偶为基础,剧作内容多为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之事。胡晓夷介绍,在吴越一带,越剧和绍剧一柔一刚,犹如一阴一阳,构成了当地特有的越乡文化。“越剧里许多‘营养’是从绍剧那儿吸收过来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绍剧是越剧的‘奶娘’。”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自海选开始,始终保持以艺术性为唯一标准的评判机制,王锦文、张小君、郭国强、唐洁妃、虞杰、王育红、汪平等几位宁波市戏曲界的顶级大咖为此次比赛的艺术水平严格把关。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比赛采用现场亮分的形式,7位评委以10分制进行打分,去掉最高分及最低分后,取平均分作为每位选手的最后得分。 最终, 胡晓夷以9.78分的高分获得了本次比赛金奖;孙玉丹、史艳、韩小芬获得银奖;李锡年、唐瑜婕、朱权林,刘丽娜、赵时娟、孙薇获得铜奖。海曙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鄞州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江北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余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宁海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象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来源:甬派客户端记者 林旻 周燕波 通讯员 陈敏健 摄/周建平)